• 简体
  • 繁体
  • 无障碍
  • 长者专区
  • 政务新媒体
  • 智能问答
  • 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关于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45号建议答复意见的函

2023-09-22 10:15 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分享到

张炜代表:

您提出的045号《关于推动桂林旅游差异化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建议交由我局承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意见如下:

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视察桂林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建设,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在如今的旅游生态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康养休闲旅游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研学旅行则成为广大群年群体的热门选择。桂林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田园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优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下,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全力打造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推动“文旅+”康养、研学、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让世界共享桂林的山水风光和生态健康。

一是大力推动研学旅行体系建设,擦亮“研学桂林”旅游新名片。桂林以甲天下的自然山水名闻遐迩,同时也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等构成了包容、多元发展的文旅产业。目前,中国许多城市开发及运营方式同一化严重。因此,我局将目光对准文旅可持续化、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上。通过政策全域覆盖、主题全域设计、课程全域创新,构建“全域研学”新模式,不断强化研学旅行线路开发,加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力度,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研学旅游已成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成为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

目前,研学旅游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展,已从中小学生扩展到学龄前儿童、大学生等群体,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局持续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丰富研学课程,着力打造具有桂林特色的“文化+旅游+教育”研学模式。我局深知研学旅游产品不是简单的文旅资源堆砌,而是将研学旅游资源转化为精品研学课程。近年来,积极开发融入桂林历史文化、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传承教育等内容的精品研学课程,并通过举办研学旅游课程大赛等活动,提高全市研学旅游课程质量。2022年我市研学成绩喜人,全市共接待研学旅行6657批次,113.6万人次。其中红色研学4138批次,41万人次,直接拉动文旅经济消费2.2亿元。

2021年6月,我市经典研学国旅打造的龙脊精品研学旅行课程入围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小学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同时,该社打造的“追寻红色足迹,唱响理想之歌”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也入选了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的“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22年由我局推荐申报的“世界岩溶科考研学路线、湘江战役·非遗文化研学路线等成功入选2022年度广西研学旅行精品路线。2022年6月21日在全州县成功举办桂林市“我与百千万”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启动仪式,进一步推动我市“研学+旅游”的深度融合。2022年,我局举办“学在桂林·幸会山水”十万大学生乐游桂林活动。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桂林大学生游桂林”等产品,推动旅行社与在桂林的各大中专院校合作,旅游企业将设计好的线路产品带进校园开展咨询,下沉市场进行“面对面”现场收客,带动旅游市场活力,推动市场复苏和消费。今年,我局更是邀请全国20多个省份,50多个城市,100多家文旅企业在桂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遍山水·研读桂林”研学旅行业务洽谈会,全面助推我市“研学+旅游”的深度融合,掀起研学旅行热潮。

目前全市研学营地、基地已开发研学旅游课程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桂林共评估认定了111家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基地、营地。其中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1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6家,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51家,桂林已成为广西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最多,研学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城市。未来我局还将在研学产品中融入更多、更新、更有内涵的元素。

二是依托山水优势资源,以“文旅+体育”“文旅+康养”“文旅+研学”相结合,持续扩大全域旅游产业链。近年来,我市大型体育产业项目不断涌现,特别是“环广西”世巡赛(桂林段)、桂林马拉松赛、资源漂流世界杯、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灌阳)、阳朔铁人三项赛等一系列陆上、水上、山地户外等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让桂林“圈粉无数”,吸引了中外体育运动爱好者前来参赛旅游,体验康养休闲项目。例如,今年3月26日举办的2023桂林马拉松赛,我局高度重视此类赛事,全力配合相关单位一起扩大赛事效益和影响力。通过组织一大批景区景点免费开放、特色伴手礼、畅玩桂林优惠活动以及与周边体验康养项目等相结合,持续打响桂林文旅的金字招牌。

三是持续打造桂林微度假系列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桂林微度假”是我局推出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文旅品牌,突出大休闲、小康养、微度假,打造一批‘望山见绿透水,看不够,玩不透,住不够’的旅游产品,集各种“全域文旅+”产业于一身,研学和康养自然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积极与腾讯、新浪、携程、飞猪旅行、京东等各大线上平台合作,利用高端传播资源,整合各平台流量、数据、服务等资源,结合桂林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及特色玩法,围绕“桂林山水甲天下,历史文化满名城”主题形象,进行桂林微度假旅游专题定制,在同程旅游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覆盖的桂林微度假品牌旗舰馆;以“互联网+旅游”为策略,丰富与更新桂林微度假内容,利用全媒体矩阵开展精准营销,大力宣传推广桂林微度假及周边游产品。与美团合作打造桂林文旅品牌馆,向市民游客展示桂林文旅品牌形象,促进文旅消费。

我局充分挖掘康养优势资源,推动大健康和文旅项目多业态差异化发展,打造“医、康、养、健、智、学”六位一体的健康旅游产业链。全州大碧头康养旅游度假区优质项目与桂林全州天湖滑雪场、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一道,以“桂林高山冰雪温泉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2022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与此同时,我局不断助力健康食品产业,将各县区的优质健康食品收录进我市重点培育的旅游商品精品品牌“桂林有礼·旅游商品”,既突显桂林文化底蕴的高端康养、文创产品,又有富有浓厚桂林地方特色的生活用品、特产,满足游客收藏留念和馈赠亲友的多种需求,以此大力助推发展罗汉果、保健茶等健康饮品及桂花糕、荔浦芋、禾花鱼等地方特色旅游休闲食品“走出去”。

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我局将继续探索与携程、同程、美团、飞猪、腾讯、马蜂窝等国内旅游头部企业合作的多种形式,在未来开展的文旅宣传推广中尽可能地融入更多样化的元素和更吸引人的爆点。同时合理利用优质传播资源,在各地的权威、高端的媒体、期刊、节目、影视、论坛等平台中打响桂林文旅品牌。

二是我局将持续推动桂林研学品牌建设,整合我市相关优势资源一体化推进产业发展,组织各优质景区、旅游公司、导游形成专业、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适时建立桂林研学旅游协会。

三是我局目前正在筹备与海南省三亚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手,形成区域联动,同时也深入学习海南先进发展经验,共同推进桂琼文旅融合发展。

四是分类分批推出一系列研学旅行精品项目,打破现有的大众化旅游线路,开发优质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服务活动,丰富市场供给,同时联合各城区文旅行政部门、各高校和学生组织,利用抱团市场营销手段,不断开展类似于去年“学在桂林·幸会山水”十万大学生乐游桂林的活动,将成熟完善的研学产品不断推向外省市场。

五是指导各文旅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旅游产品供给,完善相关康养旅居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推出更多更优质的康养服务和更加高端、深度的文化旅游产品。针对诸如兴安猫儿山、秀峰桃花湾、龙胜龙脊梯田、龙胜温泉、永福金钟山、恭城瑶汉养寿城等具有潜力的地区进行挖掘,主打森林康养产品、休闲度假产品、亲子度假产品等,适应不同游客的需求,创新推出“医养游”结合的新型养老旅游模式,形成规模化文旅产业。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