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9日(星期五)上午11:00,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新闻发布会,邀请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钟础富先生、桂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周忠明先生、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许小燕女士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四级调研员廖严昌主持。
廖严昌: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桂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活动将于近期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拉开帷幕。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活动的相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钟础富先生,请他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桂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周忠明先生,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许小燕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钟础富先生作介绍。
钟础富: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媒体朋友们见面。首先,我谨代表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恭城油茶产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桂林市对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部署要求,我们将于今年5月17日至5月25日举办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活动。今天发布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大家宣传推介恭城油茶,邀请大家共享油茶文化盛宴。
恭城于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置县,始称茶城。恭城人打油茶始于唐代,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千年的传承中,恭城油茶形成了独特的茶礼、茶规、茶俗,成为“瑶族油茶习俗”和广西“打油茶”最具典型性的代表。
从围绕地方党委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的高度,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得到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市级层面陆续出台了《桂林油茶店建设与服务规范》《桂林油茶》等地方标准,将桂林油茶店分为三星、四星、五星三个等级;建立起桂林油茶产业链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平台,组建成立了桂林油茶美食协会、桂林国际商会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委员会、市中华文化促进会油茶文化专委会;组织油茶企业参与央视等媒体开展打油茶直播,参与各类博览会、特色美食评选、美食比赛等各种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扩大油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023年,市级组建了桂林市打造恭城油茶“桂林经典”品牌工作专班。现在,工作专班正在全力推动千年传承、非遗国礼的恭城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积极协调专班各成员单位全面落实恭城油茶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联合桂林油茶美食协会与相关院校对接,开展油茶师技能培训,为行业发展培养人才;开展恭城油茶店评星定级活动,重点打造一批恭城油茶特色门店、样板店、形象店,树立行业标杆;拓展预包装油茶营销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体系,助力恭城油茶“走出去”。市工信局积极支持培育恭城油茶行业的强优工业企业,全力做好要素保障,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拓展市场,促进恭城油茶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扶持茶叶种植业、加工业,加强对茶叶种植户的技术指导,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要求进行管理,提高制茶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恭城油茶在自治区、桂林市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在恭城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明显,先后获得原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列入自治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1月,恭城申报的茶俗(瑶族油茶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恭城油茶成为第一批“桂林经典”中的一员,入选“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年度推荐产品”,成为“国礼”。恭城油茶的产业体系也在不断健全,逐步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一碗正宗的恭城油茶”慕名而来。
本届油茶文化周将于5月17日在恭城油茶小镇启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天下油茶在恭城”。此次油茶文化周,恭城将以“茶”为媒,诚邀广大游客朋友沉浸式走进恭城,体验打油茶、品尝油茶长桌宴、共跳油茶舞,体验形式各样的民俗活动。期待我们一起相约恭城,喝恭城油茶,品非遗文化!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本届油茶文化周的成功举办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指导,也离不开新闻界朋友们的支持和参与。在此,衷心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油茶产业发展,继续加强对本届油茶文化周的宣传报道,使恭城油茶文化在你们多彩的镜头和生花的妙笔下更好地为海内外所了解,推动“桂林经典”——恭城油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欢迎媒体朋友们常到恭城打油茶,品油茶,颂油茶。祝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顺意!谢谢大家!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恭城油茶作为瑶族油茶习俗的主要代表之一,目前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感。在传承与保护方面,恭城县近年来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面对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挑战,政府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油茶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钟础富: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感谢社会各界对恭城油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心与支持。恭城油茶,不仅是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符号,更是镌刻着民族集体记忆的活态文化遗产。近年来,我们秉持“保护为主、传承为本、融合发展”的理念,在恭城油茶非遗传承与保护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是品牌建设成果显著。2010年,“恭城油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广西首个特色小吃类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底,恭城油茶进入第一批“桂林经典”名录,全方位提升了恭城油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非遗保护稳步推进。2022年“瑶族油茶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我们累计培育“瑶族油茶习俗”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63名,这些传承人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让恭城油茶文化的影响力覆盖全国超千万人次,实现文化破圈。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4年底,恭城油茶原辅料种植面积约24万亩,产量超15万吨。县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有6家工厂化恭城油茶生产加工企业、200多家辅料加工作坊;桂林市各地以经营油茶为主的门店达1800多家,营业总收入约4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四是文化影响持续增强。我们积极组织油茶企业参与央视等媒体开展的打油茶直播活动;恭城油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频繁亮相贵州“村超”赛事等国内重大活动,并走出国门,赴老挝、越南、卢森堡等国家开展“瑶族油茶习俗”活态展示,恭城油茶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面对未来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挑战,我们将从制度保障、规划引领、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人才支撑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油茶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在深入施行《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油茶产业发展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健全恭城油茶的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品牌推广体系。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油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出台扶持政策、引进优质企业、打造标准门店、制定行业标准等举措,探索独具广西特色的“茶饮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恭城油茶全价利用和跨界开发,鼓励企业开发多元化产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四是深化品牌建设。全方位、全链条开展宣传推介,深入挖掘恭城油茶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咖啡”。
五是夯实人才支撑。加强油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与扶持,注重培养精通产业运营、熟悉市场规律的专业人才,为恭城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总之,我们将继续加大恭城油茶的保护力度、拓展传承空间,让这项“舌尖上的非遗”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闪亮名片。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恭城油茶作为首批十大“桂林经典”之一,请问桂林市在恭城油茶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周忠明:
谢谢您的提问。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恭城油茶”这一集产业、文化、消费、非遗于一体的首批十大“桂林经典”。我们主要从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平台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推动恭城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品牌塑造,纳入城市整体推广战略。“恭城油茶”被列为“桂林经典”十强之一,是桂林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我们制定专项营销方案,支持其进入“桂林优品”“桂字号”“桂品出海”体系,打造“文化IP+城市名片”。
二是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品牌“走出去”。2024年组织恭城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消博会、中国预制菜大会等重大展会;引导企业与盒马、叮咚买菜、天猫等平台建立合作,推动线上销售;同时推动“恭城油茶”出海,亮相意大利帕尔马国际茶文化展,讲好中国故事、瑶乡故事。
三是打造展示平台,促进产销对接。我们支持恭城县在桂林、南宁、深圳等地建立油茶展示体验中心,构建“桂林城市体验+县域产业延伸”格局。同时,借助直播电商、“桂品仓”供应链等平台,推动恭城油茶进入更多餐饮终端和消费场景。
四是政策扶持保障,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在产业发展资金中设立油茶专项扶持,对标准化加工、门店改造、电商运营给予资金支持。2024年整合300万元支持项目落地,带动1000万元配套投资。
接下来,桂林市商务局将继续支持恭城扩大油茶品牌影响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让“恭城油茶”不仅成为“桂林味道”,更成为“世界瑶香”。
桂林生活网记者:
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即将举办的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有哪些特色亮点的活动值得期待?
许小燕: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是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我们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策划了一系列活动。
一是瑶韵开幕。开幕式当天上午将举行恭城瑶族非遗特色展演,开展为“恭城油茶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为“恭城油茶制作标准门店”代表授牌、为“十佳恭城油茶文化宣传大使”颁奖等活动。下午将进行瑶族歌舞、婚嫁展示,彰显恭城油茶的文化根脉与瑶乡风情。晚上还将进行【星辰瑶T·银河踏歌】恭城瑶族服装T台秀,将瑶族传统服饰与现代T台展示相结合,全面展现恭城瑶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二是开展“民俗文化体验”活动。5月17日—22日期间,举行瑶族歌舞、婚嫁展示,专场演奏会、专场演出、本土歌手音乐会等地方民俗文化展演。5月17日—25日,每天开办“恭城油茶长桌宴”,以恭城油茶长桌宴为媒介,推广恭城油茶十大小吃,并设置恭城油茶制作体验区,融入瑶族特色歌舞剧目及文艺演出;同时,还将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庙两馆景区,开展文创产品展销、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
三是开展“非遗技艺展示及特色商品展销”。邀请其他县的油茶企业代表参加展示活动,集结瑶、苗、侗、壮等民族的油茶非遗传承人,展示差异化制作技艺与茶俗文化。邀请全国各地美食展商参展,引入陕西油泼辣子、云南普洱茶、安化黑茶、梧州六堡茶、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等区内外非遗美食和地方土特产,打造“非遗美食长廊”。邀请全区各地油茶产品生产企业参与展销活动,展示油茶膏、油茶奶茶等新兴油茶系列产品。
四是开展“以茶会友·招商恭城”活动。邀请区内外餐饮企业、电商平台、文创机构等来恭城“谈合作、谋发展”。同时,组织全县人大代表、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群众召开专题座谈会,系统总结《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油茶产业发展条例》落实成效,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全民共建”的产业发展格局。此外,游客可以现场体验打油茶、穿瑶服、参与直播互动等等活动,全方位调动线上线下热度,让本届文化节成为“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世界”交融的盛会。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央视网记者:
请问近年来恭城在推动恭城油茶产业发展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方面有哪些成效和举措?下一步的思路是什么?
钟础富:
谢谢提问。近年来,恭城抢抓发展机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推动恭城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已取得初步成效,恭城油茶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一是建立标准体系,规范技艺流程。制定《恭城油茶制作技术规范》《油茶标准店评定标准》,在全区范围开展评审,63家单位获评标准门店,推动行业从“各自为战”到“统一规范”。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市场认知。恭城油茶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批“桂林十大经典”之一。我们统一品牌视觉形象,推出“恭城油茶 世界非遗”标识和文化衍生品,并授权优质门店使用“标准标识+品牌LOGO”,进一步提升了恭城油茶的辨识度和权威性。
三是推进市场开拓,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产品从“餐桌即食”向“袋装零售”转型,开发即冲型油茶、便携袋装油茶以及多种口味的恭城油茶奶茶,推动进入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同步在南宁、柳州等地开设连锁窗口,实现品牌落地、消费触达。
四是树立标杆门店,打造典型引领。南宁瑶王府、南宁凤凰宾馆以及桂林新郭记油茶店等以高标准的服务入选行业典范;百色田阳古城油茶美食街汇聚40余家“恭城油茶”门店,带动周边旅游和夜间经济发展,成为外地“油茶走红”的成功样板。
下一步,我们的发展思路也很明确,就是全力以赴把恭城油茶打造成为一个百亿大产业。具体来说,我们会从四个方面同步发力:
第一,做强源头供给。扩大茶叶、生姜、花生等恭城油茶原辅料的种植规模,推动茶园向标准化、机械化、数字化升级。
第二,拉长产业链条。引进更多上下游企业,推动恭城油茶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提升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打造更多有体验感的恭城油茶门店,让恭城油茶不仅种得好、收得好,还加工得精、卖得广。
第三,全面塑造品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宣传,进展会、进商超、进电商平台,在机场、高铁站、景区打造品牌专区,同时在重点城市开展恭城油茶推介活动,把“恭城油茶”这张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走得更远。
总的来说,我们就是要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科技链和品牌链的协同发力,让恭城油茶成为叫得响、卖得好、带得动的大产业。
廖严昌:
感谢几位发布人,也感谢现场的媒体朋友们。因时间关系,今天的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大家对于第十五届“桂林经典·恭城油茶”文化活动周活动还有疑问,可会后与恭城县有关部门沟通采访,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